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福建漳州石雕牌坊“武牌坊”

漳州是历史上著名的石雕牌坊之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同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被漳州人称为“武牌坊”的两座石牌坊。“武牌坊”位于福建漳州市距香港路不远的新 华东路东端岳口街,一座名为“所向无前”坊,一座名为“闽越雄声”坊,两座均为清康熙时 代的石坊,均为旌表武官的功绩而立,两坊亦以青石和白石石材建造,均为仿木结构,建造的时间前后相隔15年。

“所向无前”坊系康熙 四十六年(1707年)康熙皇帝为旌表 在收复台湾中勇立大功的“破肚将 军”蓝理而立。蓝理,生于清顺治六 年(1649年),字义甫,号文山,福建 漳浦县赤岭畲族人。他身高体壮,武 艺高强,双手可以举起数百斤重的东 西,刀枪盾石样样精通,十六岁时即 只身擒杀海寇卢盾,后投奔康亲王被 任为参将。康熙二十一年,福建水师 提督、靖海将军施琅奉命收复台湾, 得知蓝理英勇,特奏请任命他为右营 游击将军、领前队先锋。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农历闰六月二十二日蓝理随施琅率师与台湾郑氏军队在澎湖海上展开激战。 蓝理率战船出击,双方从早上战到下午,蓝理越战越勇,突然一枚炮弹的弹片击中他的腹 部,蓝理倒下了。正在郑军欣喜若狂大呼“蓝理死了”时,他在族人蓝法帮助下将流淌在外 的肠子塞回腹中,让他弟弟帮他包扎好腹部,穿上衣服,勇猛地站起来继续指挥战斗,命令 用火药桶攻敌,击沉敌船两艘,烧死敌兵无数,迫使郑军败退。三天后,施琅率师出击,所 乘船只被郑军包围,躺在床上养伤的蓝理得知后,立即一跃而起,命令驾船前往救援,将施 琅救出了重围。收复台湾后,康熙皇帝念念不忘蓝理搅肠血战之功,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 年)下召蓝理晋见,叫他解开衣服察看伤处,还亲手抚摸着他的伤疤感叹不已。后来,康熙 皇帝还将蓝理引见给孝庄太后说:“这就是破肚总兵蓝理。”为旌表蓝理的功绩,康熙皇帝 不仅封蓝理为福建提督、左都督、挂镇塑将军印,而且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和四十五 年(1706年),先后两次御笔榜书“所向无前”和“勇壮简易”两匾额赐予蓝理,并为蓝理赐 建一座功德牌坊。牌坊宽10.63米,高12.5米,为三间五楼十二柱,截面为杠铃形“日一曰”,十二根柱子分为四组,隔成三间,每组三柱纵向排列,中间大方柱边长0.58米,前后小方柱 边长0.27米,明间主楼为庑殿顶,楼顶檐下正中嵌置一块镂空透雕一龙衔顶、双龙盘边,祥 云托底的竖匾,匾额上镌刻“御书”二字。竖匾下的匾额上,正背两面分别镌刻康熙皇帝御 书的“所向无前”、“勇壮简易” 4个大字,盛赞了蓝理的无畏气概和英勇功绩。匾额下,用额 枋隔为三层;中层两边各雕一站立人物,中间字板上阴刻楷书诰布;上下层各嵌三块雕有抚 琴、游园、出行等图画的镂空双面雕花板;花板下的大额枋上,浮雕张口双龙和祥云。主楼 两侧是各两层的边楼,各楼均设四根小柱支撑三面出檐的楼盖,小柱间均嵌有镂雕花板。

“闽越雄声坊”系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皇帝为许凤赐建的功德坊。许凤,福建 海澄人,曾任总镇福建全漳总兵官、荣禄大夫、左都督,与蓝理同为清初平台名将。“闽越雄 声”坊在“所向无前”坊东北159米处,牌坊坐东北向西南,宽11.2米,高12米,亦为三间五 楼十二柱,其形制与“所向无前”坊基本相同。牌坊明间主楼匾额正背两面分别镌刻“闽越 雄声”和“楚滇伟绩”题字,称颂了许凤的英雄气概和辉煌业绩。

“所向无前”坊和“闽越雄声”坊在建造风格上、在造型结构上、在雕刻艺术上,都有许 多相似之处。两坊都是用青石、白石建造的仿木结构石牌坊,石材颜色差别鲜明,但搭配巧 妙得当,整体和谐自然。两座牌坊均为三间五楼十二柱庑殿顶,各楼顶正脊两端均饰鸱吻 石雕,檐翼角均有潇洒自然的翘角。明间主楼匾额下均以梁枋隔层。牌坊上形大体硕的梁、 枋、柱,以及精雕细刻的斗拱、雀替、花板、垂柱等各种部件,设置巧妙,结构合理,衔接精 密。牌坊匾额上镌刻的字刀法娴熟,深浅适宜,很好地保留和展现了康熙手迹等古代书法 作品的艺术特色。两座牌坊都遍布用浮雕、镂雕、圆雕、双面雕、线刻、阴刻等各种技法雕刻 的龙凤、花卉、瑞兽、飞禽、人物、祥云等各种图案,千姿百态,形象生动,风采奕奕。这两座 牌坊既具有南方石刻艺术细腻精致的传统特色,又吸纳了粗狂豪放的北方气派;既保存体 现了漳州传统艺术的特点,又融入了中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色彩,是我国的明清石牌坊中 弥足珍贵的精品。同时,两坊还共有一个颇有特色的地方,在两座牌坊的边楼上,二楼朝向 主楼的大柱两边,及一楼东边正向的青石镂雕花板,各有5块雕有洋人的形象。这些洋人, 有的头戴礼帽,有的卷发虬髯,有的在跳舞蹈,有的在与中国老人交谈,形象生动,神态逼 真,栩栩如生。石雕牌坊上出现洋人形象,实属罕见,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年漳州海外经贸 的繁荣。【福建同安施琅“绩光铜柱坊”石牌坊】